在居高不下的通胀下,印度消费者从品牌商品转向更为便宜的快消品品牌。然而,数据分析和品牌咨询公司Kantar的数据显示,尽管快消品领域整体出现增长,但仍有小部分公司的销售额出现下滑。
那些小型快速消费品(FMCG)公司正在前所未有的跨品类通胀下苦苦挣扎。
2月到4月期间,着名的南印度洗涤品牌Ponvandu和Oorvashi的销售额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和8%。然而,根据Kantar的数据,整个洗涤类别在此期间增长了2.3%,其他本土品牌也有类似情况(如下图所示)。
理想情况下,小品牌会比大品牌在通货膨胀中受益更多,因为消费者生活成本上涨时会在转向更便宜的平价替代商品。但小品牌的通胀危机承受能力远远不及大品牌,小型企业在管理成本方面没有太多选择,尤其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下沉市场,这些品牌在经济滞涨中大多都走向了降价交易,利润空间受到极大挤压。
虽然拥有高端品牌的大型公司会面临销量压力,但他们会在其产品组合中推行“减量不加价”策略。这至少能保证他们在中端经济品类中获得一定收入,小品牌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与2020年疫情初袭时候相比,大多数快消品牌在2021年2月至4月的表现都非常出色。但是当通货膨胀来袭时,许多品牌采取了“减量不加价”的紧缩策略,即通过减少产品克重,保持价格不变,以此来缓解成本压力。这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品牌造成了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