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干货满满,共4000字,阅读时间大约12分钟
目录:
1/主动适应跨境电商订单生产
2/结合项目优势把偶然的爆款变成必然
3/用市场经验指导选品思路
4/全力向国际时尚品牌转型
尚飞制衣副总经理柯红
从2018年中通过亚马逊 Accelerator项目上线,尚飞制衣仅用9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亚马逊月销量同比翻10倍。回顾这段经历,柯红表示:“跨境电商不仅是存在无限可能的新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传统制造商思维上的冲击和转变,由订单导向转变为用户需求驱动。”
Amazon Accelerator项目结合了卖家和亚马逊双方优势,提供选品指导、Vine Review评论工具、商品页面保护、亚马逊自有品牌的流量支持 等,帮助制造商转型,开拓贸易商新商机,加速企业品牌成长。
很多有规模的传统外贸商,面对跨境电商多会有既爱又怯之感——既看好朝阳前景,又担心承受不住生产链改造阵痛。尚飞制衣的传统生产线跑的就多是成千上万的大单,虽然工厂对供应链的柔性改造一直在进行,但上线亚马逊之后,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尚飞制衣在户外冬装制造上颇具经验

转变生产思维
跨境电商订单先从完成20件产品开始
柯红打了个比方:同样2000件的订单,传统外贸业务供应链只需统一下单2000件交付就行了;但做跨境电商生产,必须配合前端运营的销售计划,从前期小订单开始,根据销售表现调整订单数量和交付时间。不仅生产设备与技术工人需要灵活安排,还需要从管理角度出发,调动工人做小订单的积极性,配合生产线来降低订单每小时的生产成本。

←尚飞制衣
拥有强大生产力
面对生产要求转变带来的挑战,尚飞制衣很快想出办法。柯红表示:我们这幺大的工厂,做小单快反是特别难的。从物料采购到生产线都需要时间适应,所以我们采取了逐步加单测试产品稳定性的办法。

柯红的跨境团队在OEM大单的生产空隙插入跨境电商小单,或者跟着相似款的大单走,先只生产20件放到亚马逊上通过Accelerator项目提供的Vine Review进行测试,根据评论反馈,决定放弃该产品或是追加更大的订单。其中难点是如何平衡工厂订单的规模性需求与亚马逊紧迫的补货需求,尚飞制衣做法是先把大单拆成小单——譬如一款产品需要补货5000件,团队会按比例齐码拆出500件的小订单,先迅速补货,后续再批量跟上。

柯红表示,现在插队请生产线做小单不难,因为工厂已经尝到了分红回报的甜头。当然这种生产模式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