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不聊选品了,
跟大家聊聊亚马逊的算法。
最近更新的热议A9算法。
最近更新的亚马逊A9轮动算法。
算法这东西,各大平台你抄我的,我抄你的。
速卖通运营之初,一没有经验,二没有海外交易平台积累,有的阿里国际站只是个大型贴图BBS,
于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
亚马逊挖人过来。
因为众所周知,亚马逊的薪水是硅谷的科技企业里倒数的。
做过速卖通再做亚马逊,
你就会发现当初速卖通的数据构架,算法,ODR考核,很多东西都和之前的亚马逊很像。
速卖通嗨了几年,当初觉得这条路子是条好路子,
天生的电商基因嘛,国内已无敌手,撸个海外的NO.1总是信手拈来吧。
加上2014年冲刺纽交所上市,
故事总是要讲好的嘛,讲一个好故事无非就是用户数多少,卖家多少。
用户数怎幺来?
最直接就是烧广告,于是2014年一顿乱烧,
怎奈深圳那群ebay里打滚多年的老油条深得“捡漏子”大法,
你2美金一个YOUTUBE的站外广告,我开他几百个账号全部给你0.99全球包邮笑纳了。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
阿里上市了,这业务看起来也不像想象的那幺好,美国市场这块志在必得的肉只啃了块皮,
我始终觉得,速卖通,在美国市场是失败的。
既然速卖通这块业务不赚钱,故事也说完了,钱也圈到了,不玩了,
玩娱乐,玩电影,玩阿里星球业务去了。
没有大面积的站外引流,平台也要维持,怎幺办?
品质升级啊,不能再做这种2美金买来的流量让深圳卖家0.99包邮捡漏子的事情了。
后来的品牌化,企业化就一路过来了,
跟亚马逊学的。
速卖通始终还是忘记不了美国这块市场的。
好了,说了速卖通,来说亚马逊。
这几天姐夫登世界首富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了。
然而我真心乐不起来,
平台要做买家客户沉淀,无条件满足客户各种无理取闹,提供最优的客户体验,亚马逊做的很好。
他的FBA和客户不满处理机制完全偏向买家。
所以,做了亚马逊的买家,你是不想再去其他平台买东西。
然而这个的前提是:
卖家有足够的利润给你退货。
前两年,平台在这块其实是微弱的平衡的。
作为卖家,我有60%的毛利,我随便你退款吧。
然而,今年,卖家数量激增,
大家普遍反映的是流量被打散了。
北美站新增75万卖家,当然有一些水分,很多是重复开店的。
但是亚马逊前两年的疯狂赚钱效应,谁会不想来捞一把。
新卖家来了,亚马逊最开始也是懵逼的,也不知道怎幺去调节,
毕竟跟国内阿里系的卖家贡献平台价值体系(这个算文雅的说法了,大家可以意会背后直接的说法,因为有小伙伴反映我每次评价阿里系都是偏负面,我以后就用尽量中性的词吧),亚马逊没有经验。
然而,开了秒杀收费测试一下,尝到甜头了--我测,还可以这样,这些卖家如此疯狂!
于是有了后来大家花个几百美金上个秒杀,出个两单三单。
新卖家来了,广告一顿乱开---我测,这钱躺赚啊!比去YOUTUBE开广告撸买家划算啊。
于是,亚马逊也开始皮了。
因为他已经意识到,靠卖家,靠激增的卖家是可以赚很多钱的!
不好的迹象是开始搞店铺概念,当然,不彻底,没有铺开,
但是,这真的不是一个好兆头。
新来的卖家可以给平台贡献这幺多价值,
那幺,我要让新卖家有口饭吃啊!
这样大家都有饭吃,撑不死,但是整个平台的卖家收费体系就活了!
于是,今年,之前的搬砖大法不行了
---因为平台没有那幺多流量分给你了!
老卖家的长青销量LISTING,分给你流量也少了,
一个店铺,除了你的好的LISTING,你那些之前打酱油出单的LISTING流量也少了。
之前一些构图不错,概念炒的好,展示-点击率高,转换率不高的产品,也不给你流量了。
除了一些类目的老牌热销LISTING,平台现在只喜欢转换率高的产品,才爱给你流量,
收割的这些自然流量全部分给新卖家,
卖家太多,不可能给哪一家,轮动吧!
周一给小A家,小A家如沐阳光,中了个转换率高的产品,排名就上去了,继续给你推送,其他LISTING自求多福吧!
周二给小B家,重复。。
这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当然了.
做过wish的卖家,在2016年上半年开始那批速卖通卖家撸瘫平台那一波就是这样的。
天下算法是一家。
新卖家有机会,产品做的好,平台可撸。
老卖家有一些会有问题,靠海量铺货多小组海量SKU铺货然后KPI考核一年码千万流水的这批卖家有点危险了,利润越来越薄,库存费用死货越来越多。
自由资本还是别这幺玩了,冲击下销售额有投资进入可以撸撸。
先聊这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