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生命科学初创公司Karius于近日完成1.65亿美元B轮融资,领投者为软银旗下“愿景基金2期”,其余投资者包括General Catalyst、HBM、Khosla Ventures 和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Karius的主要产品为传染病诊断试剂盒,利用专有测序技术,能有效提高传染病临床诊断的速度与准确性,此轮融资将用以推进其专有的“微生物无细胞DNA”技术(mcfDNA)的开发。此前,Karius曾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完成5000万美元A轮融资和2500万美元债务融资。
近期由于受新冠肺炎影响,各国都在加速推进病毒检测一起的研发。疫情当前,能否以高效准确的方式确诊,将成为传染病控制管理中最关键的一环。目前在临床,主要运用微生物培养、PCR、质谱等方式进行传染病诊断,但其准确性与效率均无法满足实战中“争分夺秒”的需求。另外,应对新型病原体的诊断处理方案也仍待提升。 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尝试结合信息技术,探索基因检测、疾病诊断的创新解决方案。此次分享的Karius正是一家专注于传染病检测的初创公司。 1、更高效的检测方案 Karius是一家生命科学初创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致力于提供更快速准确的传染病诊断服务。Karius通过其创新的专有测序技术,将传染病诊断与基因组学和数据相结合,分析微生物无细胞DNA(mcfDNA)以识别病原体,临床医生快速做出关键治疗决策,也帮助行业加快药物开发。 图源:Karius官网 “人类不可能发现所有传染病,”该公司首席技术官Sivan Bercovici表示,“对于我们的技术无法识别的微生物特征,我们不断从公共数据库中引入其他高质量的基因组蓝图,并且我们将这些数据分别汇总在一个称为“暗物质”的库中,以进行进一步研究。” 其技术借鉴了已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的液体活检技术(该方法可根据血液中癌细胞排出的微量遗传物质来确定哪种疗法最适合患者),通过数字化血液样本中的微生物信息进行工作,并使用机器学习和DNA测序以识别微生物特征。该公司使用的公共数据库记录了超过30万种病原体。对于公司无法识别的识别码,它也会为这些识别码创建一个标识符。 目前,该公司的检测技术已通过临床研究,并推出了首款产品Karius Test,已被用于测试免疫功能低下的小儿患者中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及复杂肺炎,真菌感染和心内膜炎等严重疾病的潜在原因。其成果的测试的分析和临床验证也已发表在去年的《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中,于近期的同行评审研究中有被提及。 此轮融资的主要目的也是推动商业化落地,并进一步提升完善软硬件技术。 2、大热赛道,未来可期 近期因为疫情原因,病毒检测话题大热。而Karius首席执行官 Mickey Kertesz 也毫不避讳地在2月24日的外媒采访中表示,其最擅长的就是在大型病毒传染病爆发之前,识别鉴定这些新型有害微生物,包括冠状病毒。 事实上,WHO早在2016年就做过统计,传染病是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其可怕之处在于传播性强,扩散速度快,会在短时间内对当地医疗体系造成巨大压力,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在交通发达,全球化程度日益提升,人口流动加速的现今,传染病能更快地在全球蔓延,风险大大提升。 另外,业内专业媒体FierceBiotech指出,液体活检领域预计将在2023年达到38亿美元,近年来,作为癌症的诊断方法,这一领域已逐渐兴起。初创公司Epic Sciences正在开发可预测癌症患者药物反应的测试,而Illumina的衍生公司Grail正在验证旨在及早发现肿瘤的筛选程序。 3、风险与警示 在医疗健康领域中,创新与技术实力决定价值,而研发与使用成本是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事实上,Kertesz的检测技术并不便宜,其活检价格为2,000美元,但其能够避免传统的通过手术挖掘患者体内一块组织的检测手段,更安全,从而提升成本效益。Kertesz称其技术已在100多家医院和卫生系统中使用,但其商业化推广是否能够。 在谈及此轮融资决定时,Karius期待获得软银更多方面的帮助。“他们(软银)拥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经验,专业知识和网络,通过他们的提问,我们在尽职调查过程中就学到了很多。我相信,除了财务资源,他们还能为我们带来许多其他价值。”首席执行官 Kertesz在采访中表示。希望软银的加入能帮助Karius完善现有技术,扩展产品规模,探索更健康可持续的商业化落地。 另外,Karius号称其mcfDNA技术能通过一次抽血(约5毫升血液),在24小时内完成1000多种病原体的检测,甚至包括传统检验方法无法识别的感染。令人不禁想到18年暴雷,同样主打小样本快速血液检测的Theranos。明星独角兽Theranos的坠落警示我们,生命科学行业是严肃的,任何时候都要脚踏实地;其技术的研发难度与成本也是极高的,到底能否真正推动临床医学进步,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