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艾瑞巴蒂,这幺一大早的,首先就祝大家情(nue)人(gou)节快乐了。
公司今天在给小编加鸡腿同时(我又偷偷放了2个卤蛋),还不忘在招聘网站上发布“新媒体小编男票”一职,入职要求让小编想怎幺填就怎幺填……
额……这个幺……说点啥呢……
哦对,今天要说个严肃的话题。
↓↓↓
转型工厂高薪挖来的亚马逊运营人才,为何总是黯然离场?
生存的艰难,加之跨境电商诱人的红利,促使近年不少为传统内外贸供货的工厂尝试转型跨境电商。
但隔行如隔山,“病急乱投医”式的转型,却让不少工厂四处碰壁。
近日,就有“果粉”向雨果网吐槽,其曾在跨境电商企业做平台运营,后来被挖去工厂做亚马逊运营。
本以为仗着有供应链资源一切能更上一层楼,谁知却是问题频出,最后被迫选择辞职?
而据雨果网了解,这样的案例确实不少。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工厂尝试跨境电商现状:铁打的平台,流水的人才
无论是亚马逊的“制造+”还是Wish的“星工厂”,亦或是近年来速卖通和eBay频频在产业带动作不断,都不难看出,以传统制造工厂为主的正规军已迈入通过出口电商渠道布局海外市场的大军当中。
于是,新一轮对出口电商运营人才的需求再次燃爆,大手笔从不少跨境电商知名企业挖人,或者聘请大卖/讲师给自己原本做传统出口贸易的员工做实操培训……
然而,事实证明,这样的“转型”模式却存在着不少的漏洞。
一位刚从工厂辞职出来的亚马逊平台运营人员向雨果网介绍了其带领工厂“转型”的艰难征途。
▼
据了解,该卖家有着一年的亚马逊,之前在广东某工厂做亚马逊运营,该厂原本是做传统外贸订单的,老板在看到跨境电商的丰厚利润后,想尝试着拓展跨境电商渠道,便招了该卖家专职运营亚马逊。
但从注册账号到发货、运营、收款、售后,几乎全由他一人负责,老板几乎不闻不问,除了询问每天单量,几乎毫无作为。
本身该卖家运营经验优先,加之传统工厂B2B思维的根深蒂固,其运营的亚马逊店铺始终没有起色,强压之下该卖家在百般犹豫中选择了离开。
雨果网获悉,这样的事件并非个例。目前多数想要转型跨境电商的工厂都面临着人才的稀缺,直接引入外来资源虽然看似最为便捷,但却未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反而举步维艰,甚至深陷“留不住人”的尴尬局面。
豪掷千金,优势明显,为何留不住人?
业内人士表示,传统外贸、工厂企业转型跨境电商,本身拥有巨大优势。
多年的外贸经验,工厂对生产和产品的把控较为准确,熟悉国外、国际的产品质量要求,产品品质有保障。
虽然很少能直接接触C端消费者,但在与国外批发商、经销商常年的供货过程中,外贸工厂对国外消费者的审美和喜好有一定的认知,在产品的开发上,更容易设计出适销“爆款”。
雄厚的资金和优质的供应链,是传统外贸工厂转型跨境电商无可匹敌的优势。但传统外贸、工厂企业的身份,本身又成了阻碍其成功转型跨境电商的瓶颈。
首先,作为老板,虽然眼馋跨境电商的丰厚利润,跃跃欲试,却又担心做不起来,犹犹豫豫,迈不开步子,正如上述运营人员反映的那样,工厂老板想做跨境电商,但又不敢或者不舍的专注、投入。
其次,传统外贸B2B是“下单生产”的模式,而跨境B2C是“备货销售”的模式,B2B思维根深蒂固,致使工厂不愿“冒险”备货,当然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看不起B2C“小订单”的思想。
最后,人才的缺失,也是传统外贸、工厂企业转型跨境电商额“坎”。总是有工厂抱怨:“我们也想要做跨境电商,但是没有人啊!”的确,专业人才的短缺,是整个跨境电商的行业现象,招人难,留住人才更难。
退居幕后“结缘”跨境电商,术业专攻将优势最大化
不得不承认,不少工厂还未做好转型或者增加跨境电商这一渠道的准备。
一方面,一个B2B订单能养活一个工厂一年的经历让他们无法理解B2C碎片化订单的利润。
另一方面,碎片化倒逼工厂优化生产线所需要的时间和人力、金钱等成本也促使他们对跨境电商仍报观望状态。同时,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问题一直存在,而随着工厂这支“正规军”的加入,人才市场是愈加的“僧豆粥少”。
如此问题种种,传统外贸企业或者工厂就与跨境电商“绝缘”了吗?
当然不是,上述人士表示,工厂在尝试跨境电商这一新渠道的时候,不一定非要冲在“第一线”,如果能组建合适的运营团队固然是好,但这需要针对性的人才筛选,以及后期的培训,甚至包括老板的思维模式等都要有一定的改变。
如果暂时未能对此抱有信心,不放尝试以“跨境小b”的模式,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工厂就做好产品端的研发和质量的保障,将其作为抢夺跨境电商红利的另一途径。
他分析表示:除去工厂原有的B端客户,大力拓展其他渠道。——自己不做运营,将生产的产品供给跨境电商卖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跨境小b”模式。
这同样也是转型跨境电商的一种方式,但企业要主动去适应B2b的拿货、囤货、备货模式,同时要根据跨境小b渠道提供的反馈信息,及时的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你会发现,原本的销量将有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