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跟卖一直是亚马逊卖家最头疼的事情,相对来说,品牌注册Brand Registry 2.0卖家只要申述会比其他卖家更有机会赶走跟卖,另外反假货Transparency项目也是一个方式,你加入了吗?
2017年5月,亚马逊高调发布了品牌备案项目Brand Registry 2.0,然而那时充斥着该项目将如何提供品牌保护的各种谣言。亚马逊的政策变化总是会夹杂一些让卖家感到失望或困惑的误导信息。
亚马逊在2017年也悄悄开放了反假货项目Transparency,早在2016年,他们就在一些卖家中进行了测试。大多数卖家,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项目的存在,那幺这个项目又能如何保护你的品牌呢?
本质上讲,Brand Registry项目能鉴定亚马逊平台上的品牌所有者,而Brand Registry2.0则是其升级版,能够让品牌所有者控制并保护自身品牌。
Brand Registry 2.0与旧版相比,对产品listing内容拥有更大的控制权,而且有助于保护个人知识产权。
•品牌所有者对其产品listing内容具有更大的控制权。
•亚马逊提供了一个单独的、更有效的内部团队来修复和升级错误的listing数据和变化。
•为IP侵权索赔提供一个专门的内部团队。
•提供一个能在亚马逊监控品牌情况的工具。
•授权品牌所有者在listing上使用EBC(图文版品牌描述)功能。
•允许品牌所有者向其品牌注册中心添加代理人,以访问上述工具。
•限制其他卖家出售你的品牌产品。
•将其他销售你品牌产品的卖家列入黑名单。
•允许他人而不是品牌所有者向其他卖家提交侵权索赔。
亚马逊的Transparency项目能帮助追踪从制造商到最终用户过程中的库存数据,旨在区分正品和仿冒品,以及追踪物品的生产日期和地点。
当卖家加入Transparency项目,亚马逊会给每个单独的库存单位分配一个独特的二维码,还有一个可追踪的序列号。当扫描二维码时,就会显示产品细节,如产品生产时间和地点、有效期、原料信息、相关产品推荐等等。
亚马逊会扫描Transparency提供的二维码,以核实收到物品的真实性。该项在前6个月是免费的,然后每个二维码花费在1-5美分之间。
简单地说,Brand Registry 2.0面向的是注册了知识产权的品牌所有者。
目前,品牌商必须有注册商标才能加入该项目,而且规定商标必须是基于文本或图像的标记,包括文字、字母或数字。
要注册Brand Registry 2.0,卖家需要提供以下文件:
注册商标与产品或包装上的品牌名称相匹配。商标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商标必须是基于文本或基于文字、字母或数字的。这意味着在美国注册的商标必须为下列类型之一:
(1)标准字符标记
(2)排版文字、字母或数字
(3)插图画,包括单词、字母或数字
(4)固定格式的单词、字母或者数字
•商标必须与印在产品或包装上的品牌名称相匹配。
•目前,只有在这些国家发表的商标才会被接受:美国、巴西、加拿大、墨西哥、印度、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欧盟。
此外,你还需要提供:
•品牌logo图片
•带有品牌名称的产品和包装图片(如果产品没有商标,包装必须打上商标)
•列出该品牌的产品类别(如服装、运动用品、电子产品)
•生产和分销品牌产品的国家名单
注意:已经注册了旧版BrandRegistry的卖家也必须重新申请新版项目。
Transparency目前还是邀请制。不过,也有一些卖家通过向亚马逊客户经理咨询相关信息,而获得了内测资格。所以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直接向亚马逊询问Transparency项目。
如果你是一个品牌所有者,而且有一个合格的商标,那幺一定要注册Brand Registry 2.0。这是一个免费的项目,能更好的保护品牌权益和亚马逊listing;而且你还能为listing添加EBC功能。
如果你是一个品牌所有者,不过没有一个合格的商标,可以先考虑注册商标,再注册Brand Registry 2.0。
如果你不是品牌所有者,而是直接与品牌所有者合作,你可以考虑让他们注册Brand Registry 2.0,并添加你作为一个代理人,这样你就可以获得相关工具的使用权。
由于Transparency项目还处于早期阶段,所以可能不适合所有的品牌所有者。
如果你符合下面情况之一的话,那幺你就可以考虑Transparency项目:
1、你过去遇到过假货问题。
2、你打算利用这个项目更好地跟踪供应链情况。
3、你拥有在产品上应用Transparency标签的物流(财务)能力。
4、在免费使用六个月后,你还愿意支付后续费用。
Brand Registry 2.0和Transparency是通过执行侵权索赔和鉴别产品真伪等方式来保护品牌的工具。
但请记住,无论是Brand Registry 2.0还是Transparency都无法真正做到:
•删除未经授权的卖家
•遏制仿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