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电商行业里面,大多数卖家总秉持着“七分选品,三分运营”的选品宗旨,去寻找心目当中的爆款。不过,2019年,这种选品方法可能要变了。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站在产品开发者的角度还是运营的角度,应是选品占五分,运营占五分。
但他同时表示:“我不否定任何一种选品方法,包括我的选品方法,我都不认为它一定正确,可能只是适合我,不一定适合其他人,每个人的考评维度都会不一样。就跟产品一样,产品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该人士口中的五五分选品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两个角度进行讲述:一是贸易型卖家选品;二是工厂型卖家选品。
身为一个贸易型卖家,市场需求是他判断产品的重要标准,但工厂型的卖家可以尽力弱化市场需求这一项。因为对工厂而言,产品的既定量就摆在那。而所谓的选品,在他看来,卖家需要找出一个具象的产品,再去细致分析。
很多人认为,市场需求、竞争性、季节性、产品特色还有风险性(外观专利或者是认证专利)是选品的维度,但他觉得这些既是维度也是方法。
1、一把手需具有跨境思维,了解平台特性、后台操作、数据优化、选品、物流配送选择方面是首要因素;
2、熟悉平台之后,再搭建团队,以运营为首选人员目标,1-2名即可;
3、单一产品多平台操作,包括收集地方信息,做产品改进;
4、前期去品牌化概念,以商标为主便可;
5、拥有品牌备案、外观专利最重要的作用是捍卫自主销售权。
1、弱化市场需求,从市场容量去判断产品准入的影响。另外,选择自产产品所属品类中,利润最高的产品类型做改进模板。
•单价平均:公模产品;
•单价有波动范围:产品有特色。
2、自产产品的反向评估。评估内容包括7个小点:
功能分析;差评优评提炼(好评以四星为主,而差评则为一星、二星为主);O&A提炼(内容偏功能性打造,产品改进画像明确);外观分析(包括颜色、造型、材质等);包装分析;配件/配品分析;售价分析(高客单价、高销量取其一,低价引导销售)。
关于贸易型卖家选品方法,卖家首先要清楚的是,产品开发的起点是运营还是选品人员?很多卖家认为,选品是全权交由开发者去做决策。但Gary的做法跟卖家们却大相径庭。他认为,所谓的选品不是光由产品开发的,产品运营也应参与其中。前期的选品人员需要对产品调研做出极尽细致的文案或者报告,再与运营人员进行产品的讨论风暴,最终确定一款产品。具体的步骤如下:分为初次遴选和二次分析。
1、选品维度不要太多。
①市场需求:销量/排名是唯一考评标准;竞争性,包括关键词、评价数、品牌占比、AMZ/FBA占比;
②利润:某一个产品单月产出的利润要比该产品每个月补货的金额大,30%的毛利是衡定标准;
③产品特色:包括材质、功能、单价、组合数量、颜色、尺寸
2、市场产品单量高低需要自有标准,否则工具销量预估数据准确与否无参考意义;
3、评估各自分开,极尽严苛考评分数,只有0和1的定义;
4、极尽的差评好评阅读,明细列项占比,考评供应链优势和利润产出是正确打开选品的重要方式。
通常情况下,引导产品的主属性多为影响产品单价的属性。比如一款精油,拥有多种香型并有多种数量,还有很多毫升数。这时候卖家是要选择哪个标准去恒定呢?因为,主属性的重要性就很显而易见了。
在他的眼中,这样的一套选品体系并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倘若卖家不懂得如何选择产品,甚至连类目都不清楚是什幺,但是又很想去涉及。那幺,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买类目数据、也不是大数据,而是先了解该类目里卖的产品类型都有哪些;其次,就是上述的各种阶段性产品评估;最后,就是建立在细致的分析上,把所有的报表、报告都做好给到运营,然后经过讨论让运营给出意见,最后再决定上不上架,这是一套完整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