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开始,做亚马逊的人就知道:
旺季不是来了,而是开始“倒计时”了。
但今年,有个变化特别关键——
亚马逊刚刚官宣:FBA商品想赶上黑五、网一,必须在10月30日前“送达”运营中心。
你没看错,不是创建发货计划,也不是交给货代就完事了,而是——
实际入仓、到货、收货完成。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你不能等仓位吃紧了再动身
你不能等产品没做完就先拖着
你不能指望“11月还能赶一波”——来不及了
这是旺季的“入场券”,过期就作废。
PART 1:为什幺10月30日,是“分水岭”?
这不是一句口号,是亚马逊对仓库资源优先级的安排。
从11月起,亚马逊将“优先处理顾客订单”,意味着后台会先拣货发货、后入库上架。
说人话就是:
客户订单量激增
仓库自动把“卖出去的”优先处理
“还没收货的”你的货,可能躺仓一周都没人扫
而黑五、网一这种流量高峰,节奏就像打仗,你多晚到一天,就可能少卖一倍。
所以这个“10月30日”,其实是一个运营节奏的节点判断题:
10月30日前入仓:你能顺利吃上流量入口,提前预热;
10月30日后才发:可能广告开了,货还在路上,错过节点只能硬亏。
PART 2:发货节点怎幺卡位?不是“早发”就好
很多人以为,“那我早点发就好了”,但早发≠稳妥,这里面还有坑:
❌ 清关时间没卡好
❌ 中转仓耽误时间
❌ 仓库无预约爆仓
❌ FBA仓分配跨州运输
这些都可能让你明明“9月底发了”,结果也没赶上节奏。
所以更重要的是:你要倒推时间线 + 精细卡点发货
📦 举个例子:
清关+头程 = 12~15天
FBA仓预约排仓 = 3~5天
上架周期 = 2~5天(旺季可能更久)
👉 倒推出来:10月10日前必须动身,否则就悬了。
PART 3:现在立刻该做什幺?
✅ 1. 制定发货时间线
核算从“打包完”到“FBA收货完成”所需时间
卡死“最迟打包日”“头程交货日”“仓预约提交时间”
用甘特图/Notion/Sheet做好倒推排期
✅ 2. 多平台对比头程渠道,别押宝
海运 + 空派 + AGL + UPS,一定要对比时效和爆仓概率
了解渠道是否能预约你目标FBA仓,是否历史爆仓严重
✅ 3. 仓库沟通不能断
提前锁仓(海外仓、中转仓、工厂)
是否支持紧急加班/夜间预约
是否能配合合箱、换标、拆单入库等操作
PART 4:如何应对可能的延误?
就算你把计划做得再好,旺季还是有太多不可控——
突然的港口查验
预约系统拥堵
UPS/FedEx延迟派送
仓库无人收货
所以你也要准备“Plan B”:
🔁 二次发货 / 分批投仓
用中转仓先顶一批热门款,后面再补非主力产品。
热门ASIN可以提前建计划+分仓提前上架。
📦 冻结不稳定SKU
对于“供应链不稳+利润薄+广告拉不动”的产品,建议别再投。与其亏着卖,不如资源集中主推款。
📈 用卖家精灵监控库存节奏
查看热卖ASIN的入仓趋势
用“商品追踪”观察竞品何时入仓上架
判断主力关键词是否有流量变化,反推大促节奏
PART 5:旺季运营不是“熬过去”,是“提前控局”
你看到的爆单链接,不是“拍脑袋就冲上去”,
而是从9月就开始做节奏规划的结果。
在旺季,“晚发一天 ≈ 错过一波”。
所以现在你要做的不是犹豫,而是立刻安排以下3件事:
拿出时间排旺季头程和仓储计划
评估产品能不能支撑流量爆发下的库存周转
检查广告预算、主力词准备情况,准备11月提前投放
✅ 最后提醒一次:
亚马逊FBA年终大促入库死线:10月30日必须到货!
再不动身,广告位你抢不上,仓也排不上,流量轮不到你。
别等流量到了,货还在清关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