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亚马逊电子类目的卖家反馈:店铺突然收到品牌授权核查通知,部分未合规授权的 listings 被紧急下架,甚至有账户因 “品牌授权异常” 触发审核。作为亚马逊平台的核心品类,3C 电子、智能家居等赛道本就竞争激烈,此次品牌授权严查无疑给卖家们敲响了警钟 ——合规授权已不是 “可选项”,而是 “生存底线”。

亚马逊为何突然加码品牌授权核查?

这次严查并非临时突击,而是平台 “品牌合规化” 战略的延续。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亚马逊就陆续针对电子品类发布 “品牌资质强化通知”,核心原因有三点:
电子品类是侵权重灾区 —— 山寨充电器、仿冒耳机、未经授权的配件层出不穷,不仅侵犯品牌方权益,更因 “质量无保障” 引发大量消费者投诉(如电池爆炸、电路故障),平台需通过授权核查筛选合规卖家;
据亚马逊官方数据,2024 年电子品类 “假货投诉率” 占比达 18%,远超其他品类平均水平。严查授权可从源头减少假货流通,重建消费者对平台电子商品的信任;
苹果、三星、小米等头部电子品牌近期加大对亚马逊平台的 “打假力度”,要求平台严格审核第三方卖家的授权资质,避免自身品牌形象受损。

从核查范围来看,此次重点覆盖3C 数码(手机、电脑配件)、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摄像头)、小家电(耳机、充电器) 等品类,尤其是低价、高销量的 “爆款 listings”,几乎都会被纳入首轮核查。

这些 “授权雷区”,电子卖家最容易踩!

很多电子卖家以为 “有授权文件就万事大吉”,却在细节上栽了跟头。结合近期卖家反馈,以下 3 类问题最容易触发违规:
1. 授权文件 “无效化”
“多级授权” 未留痕
“白牌品牌” 未做自我声明

已被核查的卖家,如何快速自救?

如果你的店铺已收到授权核查通知,或 listings 被下架,别慌!按以下步骤操作,可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1. 先自查授权文件有效性
📌2. 按平台要求提交申诉材料
📌3. 下架未合规的 listings,避免二次处罚


未被核查的卖家,如何提前避雷??

面对亚马逊的合规要求,卖家需采取以下措施:
①.立即自查与提交文件:检查卖家后台“账户状况”中的“商品合规性请求”,查看被标记的ASIN。确保发票包含品牌名称、采购方名称(与店铺公司一致)、商品型号/ASIN,且开票日期早于首单销售日期。
②.选择合规实验室进行测试:确保所有测试报告由亚马认可的实验室出具(如具备ISO 17025资质的实验室),避免使用被列入“黑名单”的实验室报告。
③.准备完整的证据链:包括合法采购证明(发票)、品牌销售授权(需品牌方公章或法人签字)、供应链追溯文件(如物流轨迹)以及合规承诺书。
④关注长期合规:建立“预防-监测-应对”三级风控体系,每月进行账户健康度自检,保留关键操作记录,并定期更新应急响应预案。从品牌方或一级代理采购,定期向亚马逊报备更新授权书,避免使用“形式发票”或贸易公司发票。
亚马逊对电子产品正品证明和安全认证的审核已成常态,卖家必须将合规要求融入日常运营流程。提前规划认证、选择可靠实验室、密切关注平台动态并妥善保管文件,是避免业务中断的关键。合规经营不仅是避免风险的必要措施,更是对消费者负责和提升品牌声誉的长远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