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跨境电商卖家,2025年的税务合规浪潮已全面席卷行业!从亚马逊平台的涉税信息报送,到多平台联动的监管升级,再到税务政策的细化落地,合规已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必答题。
今天,我们就来全方位解读政策、剖析影响,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助你在合规浪潮中站稳脚跟、逆势增长。
政策全景:亚马逊率先响应,多平台监管已成趋势
根据国务院令第810号《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及税务总局2025年第15号公告,所有通过亚马逊、Temu、Shopee等平台或独立站做跨境生意的中国卖家,从企业到个体,从美国站到全球站点,都被纳入监管范围!

平台动作:亚马逊已率先启动,按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卖家身份、交易数量、收入、佣金等核心数据,首次报送截止2025年10月31日(涵盖7-9月数据)。Temu、Shopee等平台也将陆续跟进,行业数据透明化已成定局。
税务新规:10月1日起,出口货物实际销售主体信息需如实申报;电商广告投流费税前扣除限额不得超过年度营收15%,超标部分需缴税。
谁被纳入监管?所有中国卖家无一例外
只要你是通过亚马逊(或其他跨境平台)向全球买家销售货物、服务或无形资产的中国卖家,无论你是企业主体还是个体经营,无论你主攻美国站、欧洲站还是其他境外站点,都在此次监管范围内。
用一句话总结:只要你是中国卖家,做跨境生意,就逃不开税务合规的要求。
对此,各卖家纷纷展开讨论:




平台报送信息明细:企业与个体差异在哪?
亚马逊向税务机关报送的卖家信息,因是否取得登记证照(企业/个体)而有所区分,具体如下:

多平台延伸:其他平台卖家如何对标?
虽然亚马逊是首批明确公示的平台,但其他跨境平台(如Temu、Shopee、Wish等)及独立站卖家,都需参照以下逻辑提前布局:
1. 信息透明化:平台或税务机关对卖家身份、交易、资金流的核查将更严格。
2. 税务申报规范化:无论是企业所得税(按利润25%征收)还是个体税费(月销≤10万免增值税、年收入≤12万免个税),都需按政策如实申报。
3. 成本凭证合规化:采购发票、物流发票、平台佣金凭证等“减税凭证”需完整留存,这是核算真实利润的关键。
卖家必做的5项合规动作
一、真实信息申报,别让代理背锅!
如果你是通过外贸代理、市场采购(集拼)或者借用他人资质(比如物流商)出口的,一定要让代理方在申报时提供你的海关报关单号、实际货主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出口金额这些核心信息。
简单来说,就是从10月1日开始,出口货物的实际销售主体信息必须如实申报!
这里有个风险提示:要是代理企业没如实报你的信息,反而报了报关行、货代公司这些非真实主体的名字,那这笔交易的企业所得税申报和缴税责任就会落到代理企业头上,按“自营方式”缴税。但只要你给代理提供了真实信息,这个风险就和你没关系。
所以,选正规、懂政策的代理合作,并且在合同里明确信息申报责任,这是你的安全牌!
二、三步理清所得税,合规省钱很简单
想算清楚该交多少税,先从整理凭证开始,三步就能轻松搞定:
1. 列出所有出口收入
不管是通过平台销售还是独立站,所有出口货物的收入都要列出来,确保和报关金额、收汇金额一致。
2. 整理可抵扣的成本凭证
电商税是按“利润征税”的,利润=收入-成本,像进货、推广费、物流、工资这些都能抵扣。
重点收集这些“减税凭证”:
- 采购发票:从供应商那拿到的增值税发票;
- 物流发票:国际快递、海运/空运提单对应的费用发票;
- 平台凭证:亚马逊、Temu等平台的佣金发票、广告费后台截图(可以申请电子发票);
- 其他发票:货代服务费、软件订阅费、办公耗材等发票。
3. 注意广告投流费新规
划重点!自2025年10月1日起,电商投流费用税前扣除额度不能超过年度营业收入的15%,超出的部分要按规定计征企业所得税。
很多卖家之前广告投流费都超了15%,而且对这部分的税务处理也不太清楚,很容易偷税漏税。现在政策明确了,大家一定要合理规划广告投放占比,别因为超标多交税!
三、这些政策红利,卖家必须抓住!
合规之后,这些政策红利能让你省不少钱:
- 个体/小微福利:月销≤10万免增值税,年收入≤12万免个税;年开票额≤120万,增值税、附加税、经营所得税全免。
- 大额核定:年开票额≤500万时,综合税负仅1.3%-2%。
- 1039市场采购政策:无票采购也能核定征收,税负低至1.5%,适合小批量、多品类进货的卖家。
- 园区返税:部分园区可享增值税返40%-45%、企业所得税返25%。
- 出口退税:合规出口可申请增值税、消费税退免,“离境即退税”是国家鼓励出口的红利。
合规不是枷锁,是长期发展的护城河
2025年的税务新规,表面是“实名申报”,实则是推动跨境电商行业“阳光化”。它挤掉的是“买单出口”的灰色空间,保护的是合规经营卖家的公平竞争权。
当行业逐渐规范,那些靠产品、服务、效率取胜的卖家,将在更公平的舞台上赢得更大市场!
与其在焦虑中观望,不如立刻行动:理清账目、吃透政策、选好伙伴、善用工具,让合规成为你安心经营、稳健增长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