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销量骤降
卖家订单数量“腰斩”
01
亚马逊卖家遭遇单量骤降
通常,11 月标志着跨境电商旺季的到来,但今年,大批亚马逊卖家却遭遇订单数量骤降,降幅普遍达 30%-50%,从美国站点开始,逐渐波及欧洲、日本等市场。
“去年 11 月,我每天大概有 1000 美元的销售额,今年却连影子都找不到了,销售的产品种类还是那些。” 一位卖家无奈地说道。
还有卖家反映,“广告费用相比去年 1-10 号增长了一倍,利润却减少了 25%,旺季的广告成本支出(ACOS)竟然这幺高”。
“从 11 号开始,订单数量直接减半,ACOS 翻倍,12 号至今,广告预算都没用完,订单数量就直接减少了一半。”
根据卖家们的反馈,订单数量不仅较上月有所下降,与往年同期相比,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下滑。
然而,部分卖家认为,这一短暂时期的订单数据并不能准确反映情况,黑五促销之前的 “观望期” 订单减少是正常现象。
据了解到,今年各电商平台的大促活动节奏与往年有所不同:
亚马逊 黑五狂欢从 11 月 20 日持续到 12 月 1 日,总共 12 天。
Temu 美国站预热期提前至 10 月 9 日,活动持续时间接近两个月。
TikTok Shop 涵盖多国市场,从 10 月底一直持续到 12 月初。

02
此次订单数量暴跌背后,
有着诸多现实因素:
1、在黑五促销之前,消费者往往倾向于等待大促期间的折扣,而不是提前下单,因此 11 月中上旬的订单量相对低迷。
2、今年,Temu、TikTok Shop 等新兴平台提前启动黑五大促,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分流了亚马逊的流量。
3、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滑,高通胀和生活成本上升导致消费者减少非必需品的消费支出。
4、再加上美国大选结果已于 11 月初揭晓,民众对政治议题的关注度依然很高,游行示威等活动频繁发生,这些都极大地抑制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03
卖家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稳定广告投放,适当降低广告预算,集中关注那些转化率高的关键词。
2、暂停那些不必要的促销活动,避免进一步亏损。
3、对于滞销的库存,可以通过站外折扣渠道进行清仓,以减轻仓储压力。
4、真正发力的时机是在 11 月 20 日之后,卖家需要提前为年度大促做好备货和广告投放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