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10 月 4 日)的一份报告显示,从 2019 年第三季度至 2022 年第二季度,东南亚十大电商平台的网络流量显着增长了 64%。
根据 iPrice 的数据,在此期间,Shopee 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区域电商巨头的地位:该平台的网络流量从 2019 年第三季度的 1.67 亿/月增加到 2022 年第二季度的超 4 亿/月,增幅高达 142%。
相比之下,Lazada 的这一数据在同一时期从 1.56 亿/月下降到 1.35 亿/月。
尽管 Shopee 和 Lazada 仍在东南亚电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本土平台的增长幅度也令人感到欣喜。
虽然基数不大,但 Orami 和 PG Mall 等平台的增幅均优于 Shopee 和 Lazada 平台,其中,PG Mall 更是以 2506% 的增幅排名第一。
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的 Tokopedia 平台的网络流量数据也呈现出显着增长的趋势。
尽管只在一个市场运营,但它的网络流量从 2019 年三季度的 6600 万/月猛增到 2022 年二季度的 1.58 亿/月,增幅 140%,成为该地区排名第二的电商平台。
报告称,Tokopedia 网络流量数据的增长得益于其与 GoJek 的合并,这一举措可能被证明是印度尼西亚电商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虽然电商平台大都重视移动端流量,习惯将应用程序视为他们最重要的渠道,但 iPrice 的分析表明,通过浏览器访问的传统方式仍然很重要。
如大家所想,大部分电商平台的网络流量数据增长发生在该时期上半段,也就是 Covid-19 疫情的第一波侵袭期间,因为彼时,东南亚各国对线下流动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消费者前往实体店购物的机会有限,这使得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通过线上渠道满足他们的购物需求。
不过,这波流量增长并没有在限制解除之后回落到之前的水平,而是保持在高位并持续上升,这表明消费者已经逐渐适应了线上购物方式。
虽然在过去三年中,网络渠道表现出强劲的增长,但也有迹象表明,该渠道可能正在走向成熟,比如直接访问电商网站的用户比例越来越高,每次购物的时间越来越短。
平均而言,直接访问电商平台的东南亚网络用户比例在过去三年中增加了 10 个百分点。
2022 年 7 月,该地区 58% 的网购用户直接访问他们首选的电商平台,而 2019 年 12 月这一比例为 48%。
直接访问量的增加可以看作是电商平台发展和用户网购行为成熟的标志。
与此同时,与三年前相比,用户使用电商平台的经验更丰富,也更愿意直接访问平台。
除了更高比例的网络用户直接访问他们喜欢的电商平台外,iPrice 的分析还显示消费者在每次购物时花费的时间更少。
截至 2022 年 7 月,网上购物者在一个电商网站的平均单次访问时间为 5 分钟;相比之下,2019 年 12 月,这一数字为近 10 分钟,下降了近 50%。
从单个市场来看,每次访问所花费的时间下降幅度在马来西亚的 31% 和印度尼西亚的 58% 之间。
每次访问所花费的时间减少是该行业成熟的体现。
这可能是由于对电商的“新奇效应”正在消退,消费者不再花大量时间浏览产品类目,而是采取更直接的方式进行搜索购物。
这也可能是由于消费者现在更熟悉网购,并且只需要较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产品搜索、查找和下单过程。
这种减少也可能与电商公司对其平台质量的大量投资有关,从改进的用户体验 (UX) 和用户界面 (UI) 功能到更丰富、更动态的内容。许多大型平台不再是简单的产品目录,而是“生活方式伙伴”,提供有用的信息和个性化的推荐。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改进,包括性能更高的智能手机的采用和在该地区加速推出 5G,也有助于建立更有效的电商生态系统,从而实现更快、更高效的购物体验。
虽然平均有近 60% 的东南亚在线购物者直接访问他们喜欢的平台,但 iPrice 分析显示相当大比例的电商购物者(根据市场不同,在 20% 到 50% 之间)仍在选择搜索方式。
在越南和泰国等一些市场,开始使用搜索引擎的用户比例在过去三年中实际上增加了近 10 个百分点。
iPrice 表示,这部分用户可能对品牌忠诚度较低,对价格更敏感。因此,他们会倾向于在网上购物时进行更广泛的搜索,以帮助比较不同商家的价格和产品。
这一数据也可能反映了东南亚地区电商用户基数的增长,以及新用户对在线购物缺乏经验。
这些用户对电商体验还不“熟练”,他们依靠搜索引擎中的产品关键词来访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