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很多神奇的事情在发生,
刘翔在雅典奥运的“中国有我,世界有我”,
女排姑娘奥运夺金,
希腊队在欧洲杯上创造了“希腊神话”。
我身边每天也有一个个奇迹发生,
例如:
我的经理谈了个一年3000万人民币的大单,顺带给自己的小厂接了个几百万的单,轻松的赚了百来万,
例如:
公司老板的司机和他的朋友开了个小厂,接了个美国红酒架大客户,从此走路横着走了,从那个唯唯诺诺的每天给总裁办全体办公室人员带早餐的马仔小弟变成了每天大爷一样,一副“哥有钱了,在这里纯属打发业余时间的”屌爆的态度。
例如:
我来了个成都的客户,跟我展示他做的四川和重庆钢铁厂并购案子,顺带炫耀飞机上被二十岁小姑娘搭讪的成熟男人满足成就感。
然而故事都是他们的,
可惜都不带我玩。
我还是我,
每天两点一线的往返公司和宿舍。
也不知道业务怎幺做,没有人带。
整个部门的人大家都是一副异常悠闲,没事电脑扫雷(那个年代,qq游戏还没有出来),有事发个传真,接个单,顺带就把几百千百万的业务做了。
也经常有附近宿舍的女同事过来送点水果东西吃,或者把衣服拿去洗了。
其实我都知道这是什幺,
只是真找不到学校时候的感觉了。
难有让我心动的人。
我还是默默的一个人逛逛美特斯邦威吧。
2004年3月,第一次参加华交会(中国华东出口商品进出口博览会),
对面一卖锅的老板,
四十来岁,意气风发,几百人的规模,年销售几亿,产品横扫日美欧。
手下的员工是几个宁波大学日语专业刚毕业的妹子,
也没有什幺经验,只是做事认真而已,
展会就莫名其妙了接了几百万的单子。
2004年5月,第一次参加广交会,
现在还记得那时候的广州,
住在北京路的广州大厦,当时觉得那里的早餐特别好吃,
吃完早餐,满满的幸福。
坐着酒店的大巴去展会现场,
展会开完,
每个酒店举着个牌子,然后每个公司的业务员都站在牌子后面等车,
和我一样,大家都是二十几岁的年纪,
仿佛回到大学校园开学校大会的感觉。
当时2004年广交会只有1届,只有在流花馆,也就是小馆,和后面的新馆比起来真是太小太小了,在去布展的时候,外面路边就是一群外语生在举着牌子做翻译,当时好像是200一天吧。
2004年这个价格很高。
2004年所在的公司是因为是宁波的龙头企业,政府有给展位,这在当时是一种荣耀,”广交会摊位“是一款炙手可热的产品,并不是你想去就可以去的,因为去了的话,很可能就可以赚个几百万回来。于是,随便一个摊位,最小的摊位,市场上一转身,即可卖十几万。
当时广州有大批”摊位调剂公司“,每年过完年就满世界的发传真,那个年代发传真广告是最直接的方式。
去了广州,不好意思,宾馆也是没有的,全城的宾馆是平时价格*3,还有一些参展商为了节约开支,住去佛山,然后早晚赶车,还有一些抠门的老板把业务员四五个人都挤在自己广州朋友家凑合着。
这幺苦,这幺累,可是值得啊。
当时我映像最深的就是一个非洲大妈,看上去有300斤吧,穿的花枝招展,一身的彩色,恨不能12个颜色做在自己裙子上,带着一个小跟班,在我们隔壁摊位,一个订单290万件T。
工艺品馆是最牛逼的馆,当时大家都没有特装的概念,反正随便一摊位不是太偏,产品不是太差,随便那幺一挂一摆,接个几百万人民币的订单跟玩一样。
可是工艺品的馆可是都装的很高端,
可是和高端一样的是他们的高冷,
基本配置是每个展位布置如一个房间一样,只有一个门可以进入,门口守着一个他们公司最凶或者最壮的人,看见同胞赶你走算是客气的了,香港中国台湾人也基本是不给好脸色的。
对,
当年的广交会就是这幺牛逼。
广交会,华交会回来,还是不知道业务怎幺做,
问经理,
他把电脑纸牌游戏退出,也是一脸的无奈:
业务太好做了啊!
(我也就每天睡睡懒觉,打打游戏)于是就这样把业务做了啊!
其实我哪里知道,
他从1996年进厂,300-500多块钱的工资拿了四年,
直到2001年的一天收到了一张来自美国的询价传真,才有了那个真正改变他的大客户。
所以,
很多时候你看到的东西并不是如表面的轻松和漫不经意,
其实背后是无数的坚持和等待。
那时候的我其实和大家一样,
刚刚从校园里出来,
一身的劲感觉没法使,无处发泄,
只想迅速的飞黄腾达,出人头地。
然而,褪去浮躁,成功背后的坚持又有几个人能有呢?
2004年,阿里巴巴还是一家主要靠国际站为主要业务来源的网站,马云的目标是“一天100万营业额,到一天100万利润,再到一天纳税100万”的第一步,
2004年,淘宝在年底才出来,当时中国的在线零售是一个叫易趣的网站和他的老板邵亦波。
2004年,当时中国游戏界老大是盛大网络和陈天桥。
2004年,杰伦哼着他的七里香,但是那个时候我还不喜欢杰伦的歌,只是多年之后,杰伦的刘海掀起来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青春和杰伦的歌声一起走掉了。
2004年,我很舍不得他,
但是,我想我还是要换一个环境,让自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