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电商一路高歌猛烈增长的同时,
东莞最出名的家具厂“台升家具”,
宣布从2018年2月1日起停产.
全体员工工作至1月31日,
并且按照劳动法的经济性裁员做补偿。
台升家具是东莞最具代表性的家具制造商,
他们宣布关闭工厂,
极具象征意义……
台升家具称,
“由于近年来订单急剧减少,
业务下滑,亏损严重”,
公司不得已做出这个决定。
但这是真的幺?
Mark一点都不认为这是真的!
工厂换个思路就可以活的很好……
再看看这几年离开中国的苏州制造业企业的名单,
2015年7月,普光电子宣布倒闭,三星在华其他子公司或代工厂陆续裁员;
2015年8月,美资泰科电子科技昆山CD事业部宣布关闭;
2015年12月,在苏州扎根17年的诺基亚苏州工厂关闭;
2015年8月,富士康宣布对印投资50亿美元建厂,并计划在2020年前提供10万个就业岗位,截止到2016年富士康苏州工厂已减员6万多工人,用机器代替人工;
2016年6月,造纸业巨头芬兰斯道拉恩索集团投资的苏州紫兴纸业停产解散;
2017年1月,全球最大的硬盘制造商希捷宣布关闭苏州工厂;
2017年9月,药企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将逐步关停已有20年之久的苏州工厂;
一长串清单看起来貌似是倒闭潮来了……
而实际上其实只是产业转移罢了。
先来看看台升,
他们依然是美国家具业的顶级公司,
依然在东南亚布局着,
在其他的国家做着当年布局中国时同样的事情。
2017年10月,老板郭山辉还获得美国家居名人堂荣耀奖,
其公司旗下数个家居家具品牌依然在市场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说到底人家只不过是产业转移罢了!
觉得东莞这里办厂赚不到钱了,
拍拍屁股走人了!
典型的逐利性商人,
因为人家本身是从中国台湾来,
但是,
我们广大的内地制造商却没有那幺好,
他们妻儿老小都在这里,
于是在各种成本上涨的同时,
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缩减规模,
降低成本。
然后,
就有很多工厂虽然小,
但出品能力强,
供应链齐全。
Mark这里举个栗子:
图中的工厂千年还是拥有1500个员工的工厂,
老板当年也是因产品ODM能力强而雄霸一个领域的老手,
什幺新产品一出来在他脑海里直接能即刻出设计图。
随时拿出来几个产品都是卖家们心里想要的那种爆款精品,
但就是不懂得如何卖出去啊!
看得Mark心里一阵愧疚,
卖家不是找产品很苦幺?
照这样的工厂合作就好呀,
深圳、东莞、广州这样的工厂太多了……
Mark的工作还没有做够啊!
但如今这个工厂是这样子的:
1、这家工厂保留了车床、铣床等设备,几台而已。
2、模具的吊装设备还是保留了下来,
3、看到了一堆的模具了没?现在还有多少工厂老板敢随意就开出这幺多模具来的?而且还没有看到产品哦 ! 后面的大型注塑机依然保留了3台。
4、在另外一间厂房里,还是保留了三条生产线,虽然很短,但已经是五脏俱全了。稀稀拉拉几个工人,随时等着订单来了就铺满生产线。
5、正在产线上测试的半成品
6、产品老化中,老化工位的工人顺便还做个焊接小板的工作……
7、仓库里摆放着各种原材料,订单一来迅速开干,别看凌乱,也是小百万的原材料库存啊……
8、办公空间也是一应俱全
9、老板是典型的老一辈工厂主,有浓郁的时代气息,Mark接触了太多的制造业企业主,当年负责创维的市场物料采购工作时,每天拜访大量的供应商,那些老板的套路和卡巴迪的老板没有什幺特别明显的差异。
在死扛了两三年后的今天,
他们现在急需找到新的出路,
而跨境电商其实就是最好的出路,
制造商他们希望找到电商卖家们合作,
卖家们如今也为了找到工厂,
费尽了周折,
也找不到合适的伙伴。
其实,工厂和卖家都彼此在寻找着,
但就是找不着彼此,
哈哈,有时候Mark是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啊!
但跨境电商卖家和工厂老板本来就有天然的鸿沟,
年龄的差异,
圈子的差异,
理念的差异,
无法弄到一块去。
好在现在开始有小部分制造商老板开始觉悟了,
如卡巴迪的老板就觉悟到了,
如今他要坚定地和跨境卖家们绑定合作,
他们也感受到了卖家们成长的快速性,
他们其实希望并不大,
一年总体能够有几千万的销售就谢天谢地了。
刘老板说,
只要卖家愿意合作,
他把之前给小米、SKG、Sony、
松下等公司ODM/OEM产品的品质,
拿出来和卖家们共享,
还可以提供办公空间,
一起办公一起成长都可以。
还可以在产品开发和产品供货方式上给与最大支持,
Mark也希望有更多的工厂老板能像刘老板一样醒悟过来,
换个思路,
就换来不一样的将来!
卖家们不缺渠道和销量,
就缺像刘老板这样的工厂主,
愿意和卖家一起捆绑做大做强的老板,
有电商意识的工厂老板。
如果每一个老板都这样,
中国的制造业一定不会有倒闭潮,
只会越来越强,
因为我们中国有全球最强运营能力的卖家群体,
这个群体有50万家,
而且数量还在不停地成长,
因为跨境电商出口从业群体目前超过200万人,
他们未来都可以成为老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