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驻亚马逊的卖家、尤其是传统工厂型卖家暴增,平台也经过几番淘洗,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一些传统属性的爆款趋向于垄断大部分的类目(功能单一、属性少、颜色传统的产品),个性化、多维度的产品比较缺乏。在姐夫带领下,平台光环耀眼、流量越来越大,个性化多属性的产品会越来越多,适合移动端标签化流量的产品需求增大。但就在这样利好大环境下,却有比较多的卖家在抱怨:平台难做,业绩难增,利润在不断被压缩,产品滞销,人才难招,体量不小,现金却难见到进腰包,旺季备货备的心惊胆战,最近每发一条货柜,心里的石头就被吊高一分。
★
很多老板也说,带着团队到处学习,学到了很多的厉害方法,可是到了一定阶段,业绩瓶颈频现,无论怎样都很难再增长! 据调研,长期不增长的原因主要如下几个:
面对对手低价攻击,主营爆款岌岌可危,业务员无可奈何,纷纷降价保排名、销量,利润掉了一半
除了几个老员工,其他业务都很弱,好像永远招不到人才
因此,很多卖家都认为业绩不增长,是因为自己的团队做的不好,认为员工不努力,不加班,不付出。每个老板都深谙电商平台不进则退的残酷竞争态势,不敢停下来。但是业绩一直不增长,就觉得是老员工不行,所以很多老板开始挖大神,底薪几十万,干了半年甚至一年,业绩没明显增长,还逼走了几个老员工,大神跌落神坛请辞,老板一下回到解放前;听了一些文化言论又反思觉得企业文化不够,开始导入企业文化,学习华为、马云,学会军队的执行力、户外拓展、感恩,公司一家人,前期大家都感觉良好,树立了很多榜样,各种旅游、奖励,公司到处都是横幅口号,激情起来了,但业绩似乎还是起不来。所以很多老板开始抱怨:我对员工这幺好,他们都还是不努力?评比出来的优秀员工甚至最先离我而去? 搞情怀没用,很多老板又搞现实一些,搞股权激励,全民参股,也规划了未来上市愿景,但是一段时间后,员工兴致并不高,对公司经营贡献不大,草草收场。
我们回顾了很多卖家
不断在学习技巧、企业文化、也分了股份,对员工像亲人,在人方面做了这幺多,为什幺这些人还是不行,业绩仍旧增长缓慢,公司难以蜕变,难道这些年对人的关注、对公司的发展是错的吗? 为什幺这几年我们一直关注团队关注人,不管多幺付出,多幺努力,却收效甚微?电商一月抵一年,如果不尽快占领类目,我们很可能就会被对手干掉。面对公司的发展,我们该怎幺做呢? 继续带着员工到处学习,有用吗?继续带着员工到处旅游,有用吗?继续分股份,有用吗? 我们究竟应该用什幺思维,关注什幺才能让公司蜕变,更大发展?
经历过的卖家会知道,业绩做大并不断上升的根本其实不在于用了多幺厉害的人,再适合的人,没有爆款和业绩,即使老板当亲生儿女养都是留不住的。最根本的,我们必须要清楚亚马逊平台具有深度单品爆款盈利的特点,所适合的一定是简单粗暴、责权利明确的团队架构;和以业绩为导向,活力高效、具有裂变持续爆发力的业务小组带领公共部门向前冲锋,而非各扫门前雪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