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是最后期限!
主流平台已被明确列入监管范围
平台将报送卖家涉税信息

境内外税收平台全面纳入监管
国家税务总局9月25日通过视频号重申政策边界:所有涉及中国卖家经营的互联网平台,无论注册地在境内外,均需履行报送义务。

亚马逊、eBay、Temu、TikTok、速卖通、Shopee等主流平台已被明确列入监管范围,结束了卖家长期以来“境外平台注册主体不在国内即可豁免”的侥幸心理。
具体来看,境内平台如淘宝、京东等由持有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企业负责报送。跨境电商平台则根据境内主体设立情况分为三类:
截至9月29日,多家跨境电商平台已发布具体实施方案:
• SHEIN:要求卖家在9月30日前确保经营主体信息准确,10月首次报送第三季度收入数据,并特别提醒税务检查时需提供合同、物流等明细。

• 速卖通:强调年销售额超500万元的卖家需申请一般纳税人登记,同时要求及时更新市场主体信息以避免报送错误。

• Shopee:针对香港主体卖家,给出“切换中国主体”“切换香港发货渠道”“其他合规方案”三选一的限期整改方案,逾期未完成可能影响店铺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货代和清关行也被纳入监管链条。自10月1日起,代理出口货物时需同步报送卖家基础信息和出口金额,进一步堵截“买单出口”等灰色操作。

细节看这里
关于这次事件的一些注意点和疑问
01
根据《规定》及国家税务总局答疑,平台需报送的核心数据包括:
●身份信息:经营者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店铺ID等。
●交易明细:销售总额、净收入、订单数量等。
02
首次报送时间为2025年10月,覆盖第三季度数据,后续按季度报送。针对特殊场景,税务部门明确:
●店铺注销:即使店铺在规定实施后注销,仍需报送注销前的身份信息及收入数据。
●经营者变更:需同时报送变更前后双方的身份信息及对应时间段收入。
刷单收入:平台不得剔除刷单数据,所有交易记录●需如实报送。
03
新政实施后,卖家需面临的法律责任:
隐匿收入、分拆收入等行为将被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罚款。典型案例显示,某网络主播通过分拆收入偷逃税款805万元,最终被追缴及罚款1431万元。
04
卖家如何规避风险:
1. 市场主体登记:年交易额超10万元的个人店铺建议办理登记,未办理者收入仍需缴税;
2. 税务信息确认:完成市场登记后,首次纳税义务发生后需及时到税务机关确认信息;
3. 收入合并申报:需汇总各平台及线下收入,避免遗漏导致比对异常;
4. 发票管理:如实开具发票,未开票收入同样需申报。
国家税务总局提醒,如实申报是唯一出路,任何试图通过技术手段规避监管的行为,最终都将付出高昂代价。建议卖家还是不要有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