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3 月,当雅加达第一批Covid-19病例确诊时,里奇万·哈托诺在购物中心的两个冰淇淋店的销售额暴跌了 90%。
咬牙坚持到 8 月后,他不得不与合伙人决定关掉实体店,将业务转移到线上。当然,之所以如此做,除了电商发展之外,还在于他们确认这些产品不会在运输途中融化。
现在,里奇万表示,成本比疫情之前的水平要低得多,但销售额却翻了一番,并且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我们真的很高兴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前提下还能继续经营,”里奇万对记者表示。
虽然东南亚电子商务行业的爆炸式增长成就了不少估值上亿美元的公司,但网购仍然相对小众。电子商务占印度尼西亚零售额的不到 5%,而在中国,这一比例约为四分之一。
电商发展有基础,疫情只是催化剂
线上支付方式的发展、快递物流公司运营方式的转变,正在推动电商行业加速向前。
Shopee 母公司 Sea 的分析师 Santitarn Sathirathai 说:“我们有基础,疫情只是催化剂。”
在世界银行去年 12 月对 15000 多位 Shoppee 平台卖家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25% 的受访者称他们在疫情开始后加入的该平台。
成立于 2008 年的 Tokopedia 表示,在其超过 1100 万的卖家中,仅去年一年就有 380 万新卖家加入;Bukalapak 说,宝妈等群体通过其平台订购的商品的价值增加了两倍。
Tokopedia 市场副总裁 Inna Chandika 告诉记者,新的产品品类不断涌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购物者,这些购物者的需求又不断吸引新的产品出现。
“在 2020 年,我们看到在线卖家的人数激增,因为他们现有的渠道已经不复存在,只能通过线上解决。”Inna 说。
根据谷歌、淡马锡和贝恩公司2020年11月发布的【东南亚互联网经济报告】显示,自疫情开始以来,超过 90% 的新互联网用户继续通过互联网在线购物、观看流媒体服务或订购杂货。
同时,该报告还称,仅去年,东南亚就新增了 4000 万互联网用户,使得总数达到4亿。
更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印尼、马来和菲律宾新增的互联网用户中,大部分都来自非城市地区。
时间不长,但竞争已很激烈
虽然东南亚电商发展似乎就是这几年刚刚发生的事儿,特别是疫情以来,但是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
电商运营要关注点击率、转化率等指标,并需要通过标题关键词以及所谓的“权重”让自己的产品在客户搜索时及时出现,这不是人人都擅长的。
特别是自认为错过了国内淘宝,不愿再错过东南亚电商的小白和本土没有任何电商销售经验的人来讲,紧紧依靠平台提供运营资料,显然已经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国内小白做东南亚电商常规的玩法还是铺货,希望以量取胜,殊不知,这种玩法早就被那些拥有供应链优势的大卖家玩烂了。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涌入,产品同质化加剧,倘若无法通过运营技巧获得订单,价格战就会成为唯一一条出路,所以我们在浏览前台网页时会经常发现一些价格低到离谱的产品,虽然有可能会收获一些订单,然而长期下去,终究会熬死自己。
那幺,对于仍想在东南亚电商行业获得一些成绩的人来讲,该怎幺做呢?
如何笑到最后
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人。有卖家是因为运营水平不行,有卖家是因为资金量不足,还有卖家是因为没有选好赛道....
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笑到最后,这个因人而异,不能统一论之。
对于个人卖家而言。没有什幺成本压力,花些时间深入研究一下选品逻辑、平台规则,多向一些优秀卖家学习(实在没有人教,可以学习下优秀的店铺),沉淀个一年半载,营收做到8-10万应该没什幺问题。
之后,根据前期积累,多做几家店,选一些优质的供应链,做做品牌,搭建一下团队,也就慢慢起来了。
对于已经有小团队的卖家而言。三五个人一年做个上千万的营收应该是没问题的。
这些卖家需要注意的是成本控制和资金链安全,随着营业额的不断增大,所压的资金额也会越来越大,这时候要控制好流动资金,避免出现货款回不了而一朝崩盘。
另外,一定要重视品牌的重要性,根据国内电商发展经验而言,没有品牌溢价的产品,最终都会陷入价格战,从长远来看,这不是我们需要的。
而且,一旦有品牌,也容易获得资本和客户青睐,据我们了解,目前圈子里一直不乏资本的存在,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些会品牌运营的小团队,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有了资本加持,再加上客户喜欢,这样的产品想不成功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