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卖家后台陆续收到了“货件绩效异常(Shipment Performance Issue)”的提示。令人意外的是,问题并非出在包装、标签或货物本身,而是出在一个常被忽视的环节——FBA货件的送达时间。
这项变动看似细微,却足以直接影响账户绩效与后续发货权限。下面我们详细拆解这一新规的变化、操作要点以及申诉处理思路。
这意味着,在创建货件计划(Shipment Plan)时,系统默认的可选送达时间范围将明显收紧。
过去,很多卖家习惯先随意填写一个较宽的时间段(例如两周),等货物抵达港口后再修改送达日期。但在新政策下,这一做法将直接导致绩效异常:
若货件的实际送达日期超出系统预估的7天窗口,亚马逊将判定该货件“未按时送达”,并将其计入绩效问题(Performance Issue),影响账户健康分(Account Health),严重时可能导致发货限制或绩效预警。
因此,卖家在创建货件时必须更加谨慎、准确地估算货件的实际抵达时间。
打开【货件管理】页面,找到对应货件,依次点击:【问题(Issues)】 → 【查看详情(View Details)】 → 【提交争议(Submit Dispute)】。
建议切换至英文后台界面,因为亚马逊绩效团队通常仅接受英文材料。
申诉信不需要冗长,但必须逻辑清晰、证据充分,可包含以下三要点:
说明原始设置的预计送达时间窗口;
附上亚马逊“修改送达时间”或“配送中断”的通知截图;
明确声明:货件延迟是由于亚马逊系统调整所致,而非卖家操作失误。
可以使用 ChatGPT、DeepSeek 等工具协助撰写英文说明,但务必自行核对措辞与证据一致性。
通常,申诉提交后1–3个工作日内会收到反馈结果。若证据充分、说明合理,多数卖家都能成功撤销绩效记录。若被拒,可在原申诉基础上补充截图或物流凭证再次提交。
本次FBA送达新规虽未大张旗鼓宣传,但影响深远。“7天送达窗口”看似细节,实则是亚马逊对供应链时效管理的又一次收紧,尤其对于跨境卖家、海运货件或旺季发货,将显着提高操作难度。
卖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提前规划货件运输周期,留足时间,不再依赖“临时修改”;货代需同步掌握亚马逊入仓时间新规,避免送仓超期;出现异常第一时间留存系统通知邮件,为后续申诉留证;若非必要,尽量避免多个货件同时集中修改送达时间,以防触发系统风控。
卖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提前规划货件运输周期,留足时间,不再依赖“临时修改”;
货代需同步掌握亚马逊入仓时间新规,避免送仓超期;
出现异常第一时间留存系统通知邮件,为后续申诉留证;
若非必要,尽量避免多个货件同时集中修改送达时间,以防触发系统风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