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简称“华夏邮轮”)成立大会在沪举行,中国旅游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锦江国际集团、上海久事集团、吴淞口文旅投资集团相关负责同志现场签署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股东合作协议。至此,“爱达 魔都号”建设运营任务的接力棒成功完成交接。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和招商局集团的此次合作并非这两大航运央企的首次合作,中国物流集团股权变更时就引入了中远海运和招商局集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而中国旅游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央企,还是世界上免税店类型最全、单一国家零售网点最多、国内规模最大的免税运营商;同在签约名单里的锦江国际集团是上海市国资委控股的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酒店旅游企业集团之一;除此之外,上海久事集团是中国第一家政府性投融资公司,文旅产业为其五大核心产业之一;吴淞口文旅投资集团则是一家以从事资本市场服务为主的企业,涉猎非常广泛,包括:酒店管理、旅游开发、物业管理、城市绿化、港口经营等。
据悉,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将以上海宝山吴淞国际邮轮港为母港,兼顾海南、深圳等地合作发展,着力打造成为中国邮轮产业运营发展的引领者,开展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运营,促进邮轮旅游发展壮大,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实现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今年9月19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文,全面恢复进出中国境内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运输以来,各方动作频频,从首艘国产邮轮试航到如今华夏邮轮公司的成立,但却似乎并未激起多大的水花,而疫情期间撤离的各大邮轮公司也仍在持续观望中,迟迟没有下一步动作。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子忱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今年以来,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接待量仅为30艘次,与巅峰时期的年度175艘次相去甚远。业内人士也透露,截至目前,曾经深耕中国国际邮轮市场的六家国际豪华邮轮品牌: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嘉年华邮轮、公主邮轮、歌诗达邮轮、挪威邮轮和MSC地中海邮轮,只有皇家加勒比和MSC地中海两家国际邮轮公司宣布了明年复航中国的计划。
邮轮的国产化道路能否重新唤醒这个“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在答案揭晓前我们都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细究的是邮轮的盈利模式。
其实,邮轮的收入无外乎船票+船上消费,一般来说,船票收入大概占所有收入的60%-70%左右,其余大部分是旅客在船上消费的收入。
嘉年华集团2022财年总收入为121.68亿美元,其中船票收入为70亿美元,占邮轮营运总收入的57.71%;皇家加勒比集团2022财年总收入为88.41 亿美元,其中船票收入为57.93亿美元,占总收入的 65.52%;诺唯真集团2022财年总收入为48.4亿美元,其中船票收入为32.54 亿美元,占总收入的67.23%;地中海邮轮2022财年总收入为27.86 亿美元,其中船票收入为18.61 亿美元,占总收入的66.79%。
虽然船票收入占据邮轮收入的大头,但会被船员工资、造船成本摊销,以及采购成本抵消,邮轮要实现盈利,关键还在于刺激旅客消费,所以免税店是邮轮的标配,博彩场也是常见的娱乐设施,除此之外,高档餐厅、表演娱乐等也都是重要的利润来源。
有邮轮上的工作人员表示,邮轮赚钱的地方根本不在船票,那只是一张入场券,登上邮轮后游客每晚都需要支付服务费,俗称“小费”,舱位级别越高价格越贵,亚太邮轮一般在200-300元/航次,这笔钱不是给服务员,而是归公司。
而邮轮上最为赚钱的还要数博彩。据悉,当邮轮行驶到国际公共海域时,博彩场便向游客开放,这是邮轮行业一个公开的“卖点”,不少游客登上邮轮,只为在博彩场彻夜狂欢。赌赢的客人也非常大方,给小费,去免税店扫货,在船上的高级餐厅消费,不输在博彩场,也会花在船上。
据世界邮轮协会于今年9月发布的2023 年邮轮行业状况报告显示,在一趟为期7天的邮轮旅程中,平均每位游客在邮轮上消费为750美元。
除了刺激船上消费外,部分邮轮公司还会开发海岸游览项目,包括海滩体验、自然观光等,虽然占比不大但同样是重点利润来源。例如,为了创造收入,嘉年华投入大量资金,在一些港口或私人岛屿上开发海滩酒吧、餐馆、水上运动,据嘉年华2019年财报显示,嘉年华在岸上项目的收入为3.9亿美元,成本为2.6亿美元,利润率为30%。
受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复杂环境的影响, 通货膨胀率、燃料价格和利率不断上升,进一步增加了邮轮运营负担。面对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邮轮市场的复苏势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今六大国企联手打造民族邮轮品牌,在对外展示中国形象和提振市场信心上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邮轮市场错综复杂,邮轮的国产之路能走多远?中国邮轮市场能否重现昔日辉煌?依旧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