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营销,都躲不开“流量为王”这一概念。
一方面,这是互联网成为主要传播渠道所造就的状态。庞大的用户群体以直接等同于流量的形式存在,广告主必然要去到各大流量池中争夺。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存量时代里找寻和追逐增量产生的紧迫感所致。行业里竞争者从未减少,但用户增长早已放缓、注意力还被分散,流量来过即走,很难被广告主握在手中。
越是迫切,越容易一叶障目。所有人紧盯大流量池,行业内外开始“内卷”,对流量的价值判断逐渐非理性,认为生意增长完全依靠流量或完全不靠流量这两种偏颇情况都出现。
同时广告主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单纯看流量是大是小上,就更易忽略了如何真正用好流量这一问题。正如当下,正火热的新消费品牌就是完全依靠流量的典型代表,在短期聚集流量快速崛起后,不少却又在快速失势。
流量可以短期内快速聚合,但这可能只是短期内简单的热闹一场。如何利用好流量做好留存,才是广告主们需要思考的。
今年,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年末的销售旺季对卖家而言都像是“花钱听不到响”。今年的双十一,淘宝不再高调展示GMV;而月初,亚马逊公司对第四季度的销售预计也低于市场预期,加上亚马逊卖家纷纷高呼旺季不旺。
种种迹象表明,电商似乎也进入了寒冬。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曾经,这句名言席卷互联网,在热钱时代,消费者对前景十分乐观,消费欲望快速上升,加上消费观念的“培养”,大多数产品只要能够在组合营销渠道、在某一个营销节点上集中发力,就能迅速堆起一个品牌,就是我们所谓的“风很大”。
但是风再大,也有刮完的时候。
如今不少广告会把产品夸得天花乱坠,消费者就此买单也证明其广告流量做得不错。但是当消费者发现产品并未像广告描述的那幺好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踩了坑。
随着消费者踩坑的次数越来越多,“拔草”就成了趋势。
事实就是,没有真正解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会很快被淘汰。大浪淘沙下,留下的都是“有价值”的产品。
流量时代,拼的是低价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价格一直是电商平台的“利器”,也是平台获取流量的最佳宣传点。平台通过“低价”获取用户,用户量成为了平台可以掌握的流量池。
没有人比电商卖家更懂流量的好。平台汇聚流量,再将流量贩卖给卖家,卖家从流量中换取转化率,哪怕不到10%的转化,也为店铺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平台在起步时期,当第一批卖家购买流量“尝鲜”并发现效果可观后,会有更多的卖家涌入。
越来越多的卖家购买流量时,平台的收益也就上去了。需求的上涨也让平台看到了商机,因此,平台开始了各种玩法,直通车,坑位费,活动提报门槛等等陆续出现。
说白了就是为了让卖家各自拿出本事去竞争获取流量池的机会,这无非拼的就是卖家的财力和产品力。
但是,越来越高的流量费用,越来越低的利润,让卖家不得不变相“降本增效”,这就有了很多“电商特供版”产品诞生。
虽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但羊并不一定都愿意被宰。低价可以让流量更好转换,但却无法为店铺和品牌“留量”。
对消费者而言,同样的产品质量,能用低价购买就绝不会用高价购入。当消费者第一次尝到低价也有好物的甜头时,那幺下次依旧会以货比三家的方式购物。
而当卖家发现了这一现象后,会通过“复制”、“粘贴”的方式降价卖货。当卖家们的这种操作成为一种趋势后,会导致卖家在不断的对比降价,而忽略了产品本身。
过低的价格带来的是质量堪忧的产品,而产品质量不符合消费者的预期,只会给消费者留下负面的消费体验,这就导致了卖家花钱购买的流量只能形成一次性消费。
时代终结,卖家从“流量”到“留量”
疫情给电商市场带来了增量用户,与此同时也就吸引了更多的卖家进入电商赛道。
对于跨境电商来说,这三年是最好的时候,但也是最坏的时候,行业得到了政策扶持,但也面临了令人疲倦的高度内卷,防不胜防的竞争手段,步步紧逼的平台规则。
加之生活成本的增加和对生活前景的不乐观,下半年全球消费持续低迷。
经济的疲软,致使消费者在购物时越来越精打细算,除了刚需消费,精神消费、冲动消费会越大量削减。非生活刚需的类目市场就会受到冲击,但现实是不可能所有卖家挤到一个赛道上去竞争。
因此,卖家们接下来的目标应该更加理性和务实,而不是盲目追求GMV的高增长,对于花大价钱买流量也需慎之又慎。因为除了营销成本,制造成本也在上升。
有卖家表示,流量转化得不理想,下半年的预算砍了又砍,而首先砍掉的是买流量的费用,现在他们更看重ROI、复购率,希望能够慢慢把客户承接到自己的独立系统去。
作为卖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促成交易,是需要“营”与“销”紧密联系的。从行业流行的“人货场”概念来看,“人”是其中核心,因为围绕用户需求永远是第一位;全面、多元的“货”要放在流量庞大的“场”中,以此来触达更多的“人”。
而如何抓住用户,从根源上来讲,就是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特征喜好等,提供更具价值的产品。产品做好了,那幺其他的营销方法产品销售而言不过是添砖加瓦。